2018-11-26

異位性皮膚炎

1、異位性皮膚炎,一種「乾」、「癢」、「抓」惡性循環的慢性濕疹。
80%在5歲以前發病,主要以皮膚乾燥合併嚴重搔癢及皮膚發炎來表現。

2、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體質」的疾病,「後天環境」也是至關重要!
一種皮膚「保濕功能失調」的疾病,起因是絲聚蛋白的基因突變,導致角質層保濕功能缺損,再加上後天環境刺激而形成的慢性皮膚疾病。

3、異位性皮膚炎,雖不至於危及生命,但卻會大大影響生活品質等問題!
因嚴重搔癢,影響睡眠品質,造成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常合併其他過敏性疾病,增加醫療負擔,也容易因過度抓癢造成傷口感染。

4、異位性皮膚炎,相當難斷根,因此「治療」與「保養」皆重要!
此病〝不易斷根〞,因此首重症狀控制。透過日常皮膚「保養保濕」,將發作次數及嚴重度降到最低,急性發作時再輔以適當的治療,包括:口服抗組織胺、局部類固醇藥膏。

5、重視日常皮膚「保養保濕」,可有效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喔!
每日勤用專用「乳液」來保濕。避免一般性肥皂、熱水澡、過度流汗、低濕度環境等。注意居家環境清潔。正常生活作息、適當紓壓。

6、只要在醫師監督下,正確使用「類固醇藥膏」就不用擔心副作用囉!
不必因噎廢食,類固醇藥膏仍是最有效且快速的一項武器,只要在醫療人員的監督下適當使用,相信大家都不用太過擔心。


何謂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就是一種陷入「乾」、「癢」、「抓」惡性循環的慢性濕疹。

異位性皮膚炎可說是一種「文明病」,通常工業化愈發達國家,罹病者愈多。

國內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約在8%至10%,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2百萬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主要好發於「幼童」,尤其年紀愈小,發生機率愈高,通常50%的人在1歲以前發病80%5歲以前發病。隨著青春期的免疫系統發育較完全,約1/2至1/3的人的症狀會消失,但仍有5成患者未痊癒,而成為「成人型」異位性皮膚炎。

典型症狀,主要以皮膚乾燥合併嚴重搔癢及皮膚發炎來表現。

在嬰幼兒時期,皮膚炎通常出現於頭臉肢外側(伸側)等伸展處,隨著年齡逐漸增長,病灶轉而分布於脖子四肢內側(屈側)等彎曲處。

初期會呈現急性濕疹的模樣,鮮紅色皮疹伴隨少許皮屑及滲出液,然而因為長久搔抓刺激之後會讓病灶皮膚開始變厚變粗,進而出現苔癬化的特徵。此外,慢性的皮膚發炎會造成皮膚色素沉著毛孔變明顯掌紋變多,長期皮膚乾燥也會出現魚鱗癬樣的皮膚變化。


為什麼我會得到異位性皮膚炎呢?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體質」的疾病,「後天環境」也是至關重要!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保濕功能失調」的疾病,最重要的致病原因是絲聚蛋白 (filaggrin) 的基因突變,導致角質層負責保濕的功能缺損,皮膚的保濕能力在出生時就逐漸下降,進而造成嬰兒皮膚乾燥與搔癢。同時,因為皮膚的保護功能受損,進一步造成「外來環境」的刺激物、過敏原及病菌等長驅直入,造成後續免疫失調過敏原致敏化,最後形成這個慢性且反覆性的皮膚疾病。

許多人常希望可以〝治癒〞異位性皮膚炎,但過敏免疫疾病就像慢性病一樣,首重在「症狀控制」,目前沒有任何治療可以在短期內立即「根治」異位性皮膚炎。


得了異位性皮膚炎,將來會不會很嚴重呢?

異位性皮膚炎,雖不至於危及生命,但卻會大大影響生活品質等問題!

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困擾是嚴重的「皮膚搔癢」會大大影響睡眠品質,因睡眠不足,精神不濟,造成上課或工作注意力不集中。也因為不斷的搔抓及皮膚不斷的脫屑,常會讓家長或同學們產生誤會,擔心皮屑會傳染,或是讓人誤以為這些小孩比較「髒」。

具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人常會合併「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氣喘」等過敏疾病,因此也會造成病患頻繁就醫的機會。

一般情況下雖不會影響生命安全,但是若過度抓癢造成皮膚傷口時,仍要小心會造成細菌或病毒的感染,其中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是細菌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疱疹病毒造成的「疱疹樣濕疹」,或是全身性感染,以上情形出現時則須盡早就醫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該如何治療呢?

異位性皮膚炎,相當難斷根,因此「治療」與「保養」皆重要!

患者首先該有的觀念是,異位性皮膚炎「不易斷根」,因此首重「症狀治療」,且每個患者的體質差異性大,處理的細節也不盡相同,千萬不要任意自行買藥膏擦擦抹抹,應由專業醫師的指導來妥善治療。

只要能夠透過適當的皮膚保養保濕,將發作次數及嚴重程度降到最低,急性發作時再輔以適當的治療,自然就可以跟它和平共存了。

異位性皮膚炎的基本治療方式,包括: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局部塗抹類固醇藥膏

1、「抗組織胺」口服藥物:患者常會不自覺的搔癢,因此必須適當使用口服藥物來抑制癢感,以阻斷「癢-抓-更癢」的惡性循環,後續搭配藥膏才會有效。
簡單的說,吃藥讓皮膚不癢,不癢就不會抓,不抓才不會有新病灶,舊病灶才有機會復原。

2、「類固醇」局部藥膏:急性發作時,外用類固醇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需依照嚴重程度、分佈位置與患者年紀,選擇不同強度與劑型的外用藥。千萬不可以隨便買藥膏或是拿別人的藥膏來使用,有可能效果不好,甚至是用錯部位。當症狀控制穩定時,可採取間歇性使用來避免反覆發作,也可大大減少長期使用藥膏的副作用。

3、傷口感染的控制:如果濕疹處合併有感染,必須同時使用外用或口服抗生素來治療,以加速傷口癒合。
若皮膚狀況仍不易控制時,甚至需要使用「局部免疫調節劑藥膏」、短暫「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紫外線光療」等方式。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上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重視日常皮膚「保養保濕」,可有效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喔!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保濕功能不佳,所以必須勤用異位性皮膚炎或敏感性皮膚專用的「乳液」來保濕,同時應選擇無香精、無防腐劑、無特殊化學成分的產品。

只要感到皮膚乾燥或搔癢就可以擦,馬上擦、隨時擦都沒有關係。平常最基本的用法是,每天晚上洗完澡擦乾後,五分鐘內於全身塗抹溫和潤膚乳液,此時的保水效果最好。若同時需使用醫師開立的外用藥物時,請先擦完藥膏後,再擦上乳液。

其他注意事項:

1、洗澡時,患部不要使用一般清潔性肥皂。甚至連浸泡熱水、塗抹鹽巴、用薑來止癢也都是錯誤的觀念,只會使皮膚進一步發炎。
2、冬季時不要用太熱的水洗澡,也要避免室內過於乾燥
3、夏季常使人汗流浹背,汗水對皮膚會造成刺激,流汗後盡快冷水擦乾衣服應選用通風吸汗的質料,避免毛料與尼龍材質。必要時電扇與冷氣適時的使用。
4、花粉、灰塵以及塵蹣容易造成病情惡化。居家環境應注意清潔,盡量不要有地毯、絨毛玩具、布質窗簾等。床單、棉被要定期清洗、曬太陽
5、壓力和情緒會誘發異位性皮膚炎。正常生活作息、適當紓壓也很重要。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醫生都會開藥膏塗抹,請問藥膏是否含有「類固醇」呢?

只要在醫師監督下,正確使用「類固醇藥膏」就不用擔心副作用囉!

隨著大眾媒體的報導與民眾的醫療知識提升,出現了一群所謂「類固醇恐懼症」的病患或家長。相反地,也有一群人是完全不了解類固醇的可怕,擅自使用這種俗稱的「美國仙丹」,即使出現了許多副作用而不自知。

因此要能正確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是需要豐富的醫療經驗,必須要考慮病灶的部位病灶的發炎特性皮膚的厚度與穿透性類固醇的強度等,綜合考量之後才來加以選用。當不熟悉上述專業知識下濫用類固醇藥膏時,當然就可能出現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皮膚副作用,包括:皮膚萎縮變薄、色素改變(變黑或變白)、長痘痘、毛囊炎、黴菌感染、酒糟反應、微血管擴張、容易瘀青、產生類似妊娠紋的擴張紋等。

從醫療的角度來說,類固醇藥膏仍是治療大多數皮膚炎或濕疹最有效且快速的一項武器,因此只要能在醫療人員的監督下適當使用,相信大家都不用太過擔心!

 
 

您可能也喜歡的文章:

➤ 你不可不知的健康厚黑學:黑色棘皮症/文:黃瀚霆醫師

➤ 甲狀腺機能亢進/文:沈孟娟醫師

➤ 認識菸害與戒菸藥物/文:王世杰醫師


YouTueb潮代診所IG潮代診所林黑潮醫師-潮代診所黑減重術潮代診所預約免費諮詢想減肥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