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9
(關鍵字:胃酸、肥胖、減重、飲食習慣、減肥、建立新的飲食習慣、減重迷思、改善胃酸)
|
減重門診的過程常有客人會合併胃酸過多的問題,且常常會是造成客人飲食不正常的主要原因,但這是真的嗎?還是其實又是個減重迷思呢?
要打破胃酸與肥胖的迷思,就要從胃酸分泌的生理學說起,胃酸的分泌傳統上分為三期,頭期(cephalic phase), 胃期(gastric phase),腸期 (intestinal phase),第一期頭期是當我們看到想到食物時,由腦部發出的分泌訊號,佔分泌總量的30%左右而已;第二期胃期是當食物進到胃後而刺激胃酸分泌,佔分泌總量約60%,是主要的分泌期;第三期腸期則是當食物排空到十二指腸後還會再影響胃酸的分泌,但只佔10%左右。
了解了胃酸的生理學可知道,胃酸的分泌主要是由食物進到胃腸道才會分泌,但還是有30%是由腦部控制的,所以如果我們飲食習慣常喜歡東吃西吃,隨時在想著食物就會讓胃酸分泌增加,進入了惡性循環的開始,一但覺得有胃酸問題就更想吃東西來緩解症狀,殊不知吃了東西後,其實胃酸會分泌更明顯,到最後就被胃酸綁架,為了緩解胃酸飲食的量越無法控制,當然就造成肥胖問題。
因此要打破胃酸迷思,就要照林醫師的黑潮減重,建立新的飲食習慣,三餐減量打七折,盡量維持定食定量,在該吃的時間才進食,避免隨時吃東西,在正餐以外的時間就不要進食,才能避免胃酸隨時分泌,在正餐以外的時間盡量找些事情做才能轉移注意力,可藉機建立運動習慣,避免無聊追劇時就想到零食點心,避免頭期胃酸不正常的分泌,才能一舉改善胃酸問題,並且成功減重。
A:胃酸本身不會直接導致肥胖,但若用吃東西緩解胃酸不適,反而會增加食量,造成體重上升。
A:即使沒進食,光是「想到食物」或經常性嘴饞,也會讓腦部刺激胃酸分泌,形成惡性循環。
A:可以。調整飲食習慣、避免亂吃亂想,有助穩定胃酸,減少過度進食的情況,自然有利於減重。
A:落實「三餐減量打七折、定時定量、不亂吃點心」原則,配合運動與轉移注意力,就能有效改善。
A:當然可以。只要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避免無意識進食,就能同時改善胃酸與控制體重。
(關鍵字:胃酸、肥胖、減重、飲食習慣、減肥、建立新的飲食習慣、減重迷思、改善胃酸)
您可能也喜歡的文章:
![]() |
➤「減肥筆」真的能瘦嗎?原來「腸泌素」可以用來減肥?/文:王世杰醫師 |
![]() |
➤柚逢中秋,我可以吃柚子嗎?/文:黃瀚霆醫師 |
![]() |
➤「減肥餅乾」的原理是什麼?真的可減肥嗎?/文:林黑潮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