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減肥門診、減肥方法、不復胖、習慣才可改變習慣、不復胖減肥)
|
減肥門診初診時,常常會聽到減肥朋友訴說過往的減肥經驗,做了很多努力、承受很多委屈,體重竟然不動如山,我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真是搞不懂?尤其會常常聽到BMI>30的肥胖者,一再強調自己明明吃的很少,怎麼體重一直減不下來?我一定是那一種代謝特別差,只要吃一點點就會胖的人。
碰到這些朋友的疑惑與委屈,我會心平氣和地告訴她,體重的出現是有意義的,絕不是無緣無故的,那是你目前飲食生活習慣在幫你維持現在的體重,你目前已經有一種穩定的習慣,每天大概要吃到某種穩定的量才會得到飽足感,自然就會停下來,也就是說你目前習慣吃這麼多,也就是因為這個習慣在幫你維持目前的體重。不管你對現在的體重喜不喜歡,這就是你目前的習慣。
當一個減肥者減肥成績不理想,並不代表他不夠努力,而是他被習慣困住,暫時無法掙脫習慣。必須藉著減肥門診溝通協商的過程,建立正確觀念,釐清問題所在,找出跨越困境的出口。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但是該做或不該的事,很可能就是要跟目前的習慣對抗,與習慣對抗也許有人順利,也許有人會不順,一部分人可能需要一些工具(譬如藥物等)的幫忙,幫忙對抗習慣,對抗得了習慣,更要把該做的功課做得足夠長的時間,就會內化成一種新習慣。
習慣是每一個人最穩定自在的舒適狀態,所以每一個人都很容易被習慣控制,不管生活作息、思想、行為,連飲食都不例外。假如你對目前這個體重不滿意,就一定要利用減肥的過程調整現在的飲食生活,而且這個調整還要有足夠長的時間內化成一種生活常態,就可以慢慢形成一種新習慣,就可以把原來的習慣改變掉,以後新習慣把舊習慣給替代掉,就可以維持新的體重,這才是不復胖減肥。
一定要能夠長久可行的減肥方法,才可能內化形成新習慣,所以激烈、委屈、忍耐的減肥方法,大概都可以直接排除掉,激烈、委屈、忍耐的減肥方法無法長期可行就無法成為生活常態,即使使用這些方法得到的一點成果都會曇花一現,最後還是徒勞無功只是折騰一場。
A:你的體重是由當前的飲食習慣維持的,雖然吃不多,但仍可能超過身體所需熱量。
A:多數人是因為被舊有習慣困住,無法真正調整飲食與生活模式。
A:不一定,有時候需要外在工具(如藥物)協助,加上長期穩定的行為調整。
A:當健康行為內化為新習慣後,舊習慣才會被取代,體重自然會穩定下來。
A:能夠長期執行、不委屈、可融入日常生活的減肥法,才是最不易復胖的。
(關鍵字:減肥門診、減肥方法、不復胖、習慣才可改變習慣、不復胖減肥)
您可能也喜歡的文章:
![]() |
➤「小時候胖不是胖」這句話,你相信嗎?/文:王世杰醫師 |
![]() |
➤運用「升糖素減肥」,一定要減少「胰島素波動」/文:林黑潮醫師 |
![]() |
➤減肥門診為何一定要上「衛教課」?/文:林黑潮醫師 |